查看原文
其他

AIM10年特展看点回顾 | 科技赋能:开启下个十年

——


9月23至26日,AIM(Architects In Mission)国际设计竞赛10年特展亮相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博览会,展览展出了AIM10年来发展历程及部分获奖方案,在建筑、设计、装置、景观、民宿、非遗、文创、艺术、研学、自然博物十个领域,聚合群体智慧,召集全球青年设计师的力量,帮助优秀设计师群体实现自身价值,赋能文旅、文创、乡创产业发展。



十年来,AIM通过22场不同主题的创意竞赛,汇聚30000余名青年设计师,收到6000余份创意作品。AIM关注青年设计师成长,相信群体智慧的力量,并致力于挖掘富有使命感的优秀设计师。



通过北京尚8文化注入、首钢工业园区的绿色转化,嵊泗海岛村落改造、四川雅安雪山村震后灾区重建、北、上、深联合办公空间、溧水无想山大地艺术尝试、打造海南三亚大茅自然博物研学第一村的独特IP、前往苏州树山村进行乡村文创智慧征集、“中国第一黎乡”海南昌江开展非遗文创活化实验等题目,为城市更新、文旅、文创、乡创、公益等领域源源不断的组建人才库,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解决实际问题。



北京市领导对AIM十年历程给予高度评价,百余名参赛及获奖AIMer到场观展,与自己的成长历程合影留念,并写下对自己未来十年的成长期许。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磊一行观展AIM10年故事


△ AIM十年特展


在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更新主题展览中,AIM国际设计竞赛组委会也有幸被邀请参与策展,AIM策展主题为:《开封折叠  BLUR双龙》选取了2020AIM开封首届空间场景国际设计竞赛中的获奖作品进行展出。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获奖作品


在界面新闻发起的“C20中国城市更新力”论坛中,AIM国际设计竞赛组委会主席王旭应邀发表主题演讲《新文创赋能新文旅》,他说:我和我的团队在认知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文旅产业融合时,有一个方法论,即关注产业生态中的创意经济、人工智能、自然博物、研学康养、区块链、民宿、演艺、非遗等方面,了解了这些内容共同构成的生态体系。


在这一生态体系里面,如何引导新物种的产生,是我们以创新的方式去回应这些问题、找到综合解决方案的路径。在AIM国际设计竞赛的十年历程中,也针对非遗文创、城市更新、目的地城市等提供了具体的思路和路径参考。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AIM城市更新观点




DELL&AIM

创新大使计划



年之际,行业创新的引领者戴尔共同发布“创新大使计划”,借助戴尔的先进科技赋能AIM设计创新人才库,让科技助力更多青年设计师、机构、院校,共同开启AIM下一个十年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戴尔作为AIM十年特展独家科技支持品牌,分别设置VR设计体验区、三维设计体验区和视频设计体验区,为设计师而生的XPS系列、ALIENWARE、Precision工作站以及多款显示器新品亮相,让设计师们体验到科技助力设计、文化、艺术的力量。


△VR设计体验区


△三维设计体验区


戴尔科技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王利军表示,未来戴尔愿与AIM一起,在AIM的更多赛事中给予科技支持,探寻设计、艺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更多可能。


在文化艺术快速发展的需求下,戴尔不仅可以通过PC创作赋能设计师,还将从数据库管理,云存储、虚拟化等方面帮助他们做好基础架构的建设。


△AIM国际设计竞赛组委会主席 王旭


△戴尔科技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 王利军




AIMer故事

见证十年成长


26日下午,在AIM发起的“未来自定义”青年论坛中,两位AIMer代表讲述了他们十年的成长历程。


01.

Designers in Mission: 危机设计与央美设计课程创新

讲者:景斯阳  

2013AIM雪山村震后重建参与者,现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生态危机教研室主任


本科时参与AIM雪山村项目引发了我对社会很多问题的思考,在我20岁的时候就意识到了关注环境和社会危机是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今年我刚好30岁,AIM陪伴我走过了人生黄金的十年。



20岁时参与AIM雪山村项目引发了我对社会很多问题的思考,比如关注空气污染、能源浪费等问题,以及我们如何建设一个健康的城市,如何解决独生子女养老,空心村等问题。这些年我们在讨论如何从一个传统大学转向到新型的大学,比如说我们是不是可以建构一些复合型的新兴学科专业,比如机会城市、危机设计、创新设计工程等。



后来在宾大、哈佛的学习以及一些实践经历,让我在24岁的时候意识到,一定要把设计放到整个世界的进程中去。

 

28岁时,我回到中央美术学院创建新学科,开设了“生态危机设计方向”,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在未来气候变化的语境下,我们人类如果失去生存家园,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设计师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我们是不是可以去回应21世纪最大的艺术成就,是不是可以重建地球?



在这个创新型课程探索的过程中,我尝试做了三件事:一、同学们可以快速学习、自我学习、终身学习;二、跨学科创新;三、鼓励他们成为全域设计师。


十年成长,景斯阳认为:关注环境和社会危机是设计的重要议题,把设计放到整个世界的进程中去,设计教育变革是设计变革的起点。





02.

百万方案设计师到35块文创摆摊人的“疯癫”人生

讲者:解谢 

2018AIM高淳文创竞赛、三月三非遗文创竞赛获奖者,现23°Studio创始人兼视觉总监


在认识AIM之前,我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大部分时间都被甲方爸爸“虐”的够呛,在2018年获得AIM淳慢城文创竞赛大奖之后,我希望为更多去为需要的人做设计,而不只限于商业。



认识AIM是源于一次机缘巧合,那时我们的团队被各种高强度的项目折腾的够呛,多次改变团队状态无果。这个时候朋友推荐了AIM,知道了有文创的比赛,我们果断参与了。于是我们接触了高淳五猖,开始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后来借助AIM组织的实地考察的机会,开始做文创,开始对设计的文化表达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开始我们的项目是按天为单位,后来做文创项目就变成了按年,以前设计预算都是百万起步的,可是到后来甚至为了几毛钱跟供应商反复掰扯。


 

获奖之后,AIM让我们有机会和当地做深入的沟通,我们参与到当地的螃蟹节,给它做相应的礼盒礼包等。摆摊的意义对于我来说不在于卖产品,而是与消费者交流,了解他们对产品的看法并给出中肯的意见,我们以此进行产品的提升。



AIM对于设计行业以及个人的尊重是最吸引我的。最有印象的就是赛后积极帮助选手,使比赛成果顺利落地过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AIM让我看到行业和我们都有更多的可能,也确立了团队今后关注城市文化生长,发掘城市文化原力的方向。


十年成长,解谢认为:作为文创设计师,需要思考的远远不至于设计,需要有编剧、导演的思维,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很多时候找对了问题,问题本身就给到你答案。

 




AIM TALK

未来自定义


在AIM TALK——未来自定义环节中,我们邀请共同见证AIM发展的新老设计师朋友,共同讨论了十年间建筑、设计、艺术、文创等领域的坚守和改变、未来青年设计师的使命和行业趋势。


03.

话题:十年设计观察 

对话嘉宾:王舒展、金雷、徐腾、孙立东

十年间,我们与AIM一起探索中国的城市和乡村,也见证了更多设计师开始变得更人文、开始变得更懂商业逻辑、开始更懂得社会关系。


△从左到右依次是:徐腾、孙立东、金雷、王舒展



王舒展

泓镜文化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


作为一个媒体人,我明显感觉到这十年是不平静的十年,我们跟随移动互联的大时代开始转变我们媒体传播的形式,从纸刊转向新媒体,紧接着我们又开始有了短视频,我们媒体生态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从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领域来看,我们也经历了非常多的迭代。2010年,整个业界还是在以西方的建筑学为经典版本,我们其实仍然是一个在西方建筑学的引领之下去追赶的一个状态。


但是2015年以后,我们中国整个经济开始转型,开始由增量的时代进入到存量的时代,我们清楚的感觉到,实际上任何历史上的以及西方的经验可能都不足以解决我们自己国家所面对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忽然发现,其实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些问题是如此之深、如此之广、类型如此之复杂,我们整个设计界的思想其实也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



金雷

REDe Architects创始人,隐居乡里联合创始人


从个人经历来说,这十年,我作为建筑师回国找机会,开事务所,做商业项目,现在又转到村里。做乡创这么多年,我发现建筑师特别无力。第一,过程、流程的复杂性,使我们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第二,建筑师就本专业来说价值比较低,不是核心价值。

 

现在所谓的画图、造型、结构、各专业经验,在未来可能都没用了,有用的是你所谓的认知,一是有创新性的想法,二是你来源于对某行业非常深层次的参与度的认知,你给出的参数确实是有效的。这就造成另外一件事,第一、干的活就是输参数,第二、细分工。



徐腾

不正经历史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建筑系在读博士


这十年我一直在学校里面,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学校的教育把建筑这个事弄的太飘,全是秀技,所有的环境都是非常理想的环境。但建筑开展一个项目应该怎么和甲方打交道,作为设计事务所怎么生存,怎么去收你的尾款,这些事情我觉得都是对于设计师而言更核心、更重要的能力,但学校又不教授。

 

其实需要有更多的像AIM这种设计的创作营、竞赛,才会引导价值观念或者认知高度,这些东西会跟学院的教育形成互补。



孙立东

2020AIM开封空间场景设计竞赛一等奖获奖者,DA! 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AIM好多竞赛都是在谈新场景营造、新场景设计竞赛,都是带着场景的思维。什么是场景?什么是好的场景?如何塑造场景?现在大家对场景都是有共识性的认识,就是未来商业的本质就是在于竞争场景,就是看谁营造的场景能够更吸引人。


场景有四个核心要素分别是,体验、链接、社群、还有数据,这四个大的话题下面都错综复杂,好的场景是一个整体的设计,不是单点的东西,人们喜欢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在的场景。


我们最近得了AIM的开封首届空间场景设计竞赛第一名,其实我们不仅仅在做开封剧院空间本身,而是在把剧院和人的体验, 城市的故事事件等等一系列内容结合在一起,把场地所在的整条双龙巷街道体验都考虑进来了。我们希望可以用故事驱动设计,这种沉浸式的场景设计是未来剧院最吸引人的东西,一定要考虑如何先把人给吸引过来,有了人流有了互动才有后面可能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04.

话题:当设计师与艺术家走进日常生活

对话嘉宾:王旭、Anna Andronova、孙鸣飞、龚晓鑫

十年间,我们的很多设计灵感来源于社会日常点滴生活,我们也将其与设计思维相结合,反馈到日常生活当中去。


△从左到右依次是:王旭、Anna Andronova、孙鸣飞、龚晓鑫



孙鸣飞

2018AIM南京溧水无想山公共艺术装置国际设计大赛入围奖、2019AIM三亚大茅远洋生态村自然博物国际竞赛一等奖、2019年AIM长春莲花山公共艺术装置国际设计大赛入围奖,现景观建筑师、艺术家


机缘巧合了解到AIM南京无想山装置艺术的竞赛。分析之后,我便想把自己的经历包括自己的态度融合在这个作品里面,我想到追求永恒的黄山锁,于是在南京我做了气球,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气球会解体,慢慢的象征一个一个人就慢慢飘散了,蕴含了禅宗的哲理。


△孙鸣飞《无想间365天计划》


在长春的莲花山,这个项目要求选用比较环保性的材料,所以我当时就用彩色的纱做了一个圆环,人可以在里面漫游体验,但是人进去以后会有空间的迷失感,随着纱形态的波动,人的行动会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所以我想把这种运动,包括像舞台剧一样的理念,结合到艺术作品当中。


△孙鸣飞《意识之环》


我这两个作品主要是关注于人类个体的情感,我还有一些相关的探索,相当于走入另外一个维度,就是科技的维度。我希望介于这个探索可以打开一种思路,不管是艺术家、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可以有更广阔的情景,同时不要忽略人的情感需求和他直接的体验。



Anna Andronova

2019AIM长春莲花山公共艺术装置国际设计大赛入围奖、2020AIM开封空间场景设计竞赛一等奖、现DA! Architects创始人,艺术家


Inspiration starts from sensitivity: there is so many wonderful, weird, unfair, unbelievable things around. For the artis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keep their heart open, whether it hurts or delights. Only sincere, honest artist can touch others' hearts and thus change the world around, starting from the very inside of everyone.


Daily life of an artist is not limited by oneself's routines: you do care for things bigger than yourself, someone's else pain becomes your motivation, someone's wisdom becomes your inspiration, world's harmony becomes your peace. This is an incredible journey of expanding your mind.


As architects, DA! wants to let people share our artistic sense to this world, to learn beauty, to participate in creating and caring our environments together. We call this 'improvisation'.


△《双龙》By Anna



龚晓鑫

田野乐园游乐产业中心总经理


田野公司主要是做游乐产业的,其中我们分为两类乐园,第一类是IP亲子乐园,包括我们签署一些成熟IP。另外一类是原创IP的亲子乐园,当时我们遇到一个南京的项目,思考原创IP我们能做什么?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我们能否和共享单车相结合,解决这个环保上的问题,所以我们和中央美术学院联合发起了,涉及全球99所院系的共享单车拯救计划活动,以报废的共享单车为创作的主体,然后让所有的在校学生和独立设计师参与进来。


所以这件事情其实让我们发现了一种模式,就是发现社会问题,用艺术的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其实艺术并不是一个只有美观,而是一种可以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是打造生活美学的方式,是一个可以大家来感受艺术和享受艺术的游乐场。



05.

话题青年设计师未来想象 

对话嘉宾:曾辉、王利军、冯建国、毛磊、王旭

推动设计的发展,在广义设计领域有着重要推动与贡献。对于设计师来说,运用科技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从左到右依次是:冯建国、王利军、毛磊、王旭、曾辉



王旭

AIM国际设计竞赛组委会主席


AI可以代替大部分设计师的趋势是必然的,所有可以被机器学习,可以被AI计算的这些工作,必然都会由机器取代。但是在这个过程里,同时会衍生出很多新的职业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管是做AIM还是在做AIMKIDS的时候,都主张的一点:用未来做现在。就像我们的小朋友长大以后,基本上从事的职业大概率是我们现在没看见过的职业,因为它还没出现,这肯定是社会迭代的必然。


对于这样的趋势来讲我们能做什么?就是停止传输简单复制的、死记硬背的知识、技能,而是需要考虑如何增强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包括跨界创造力,深刻的洞察力,组织力、领导力以及审美能力。


我们特别希望在未来,科技的发展能够促使设计思维或者设计领域进一步的发展,这两个发展是同步相辅相成迭代的。同时设计思维也能更好的让科技往向善,有温度的方向发展,这需要设计师在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科技的发展方向上引导,这是我们粗浅的认知。



王利军

戴尔科技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戴尔中国消费及小企业事业部总经理


我们设计一个产品的时候首先考虑我们想给谁看、想给谁用。所以设计上我们要不断的要跟技术、跟我们的用户结合在一起。我坚信我们的产品可以做的更好,我们也会一如既往的关注我们的建筑师、设计师,将来我们也会跟AIM一起,希望能给我们年轻的建筑师和创意者提供更多的帮助。



曾辉

北京国际设计周创意总监


北京国际设计周这十年来在大家的支持下变成设计全民化的、社会化的美学推广和教育平台。我们的专业体系里面其实一直在解决着人和物的关系,如何解决物能够被我们所用,家具能够更好的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所用,我们所有的工具都能够真正是为人服务的、为人的生活方式服务的。


我们现在的社会存许多的问题,尽管我们物质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是正是因为有问题的存在所以我们不断去解决问题,这个社会才有更大的发展,才更有未来,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的设计如何面向未来去解决问题,我们就要站在社会学意义上去思考,不仅仅去解决技术的问题,不仅仅去解决形式的问题,不仅仅去解决审美的问题,我们设计是真正为这个社会向善、向美发展,如何让这个社会变得更有善意,如何让我们整个社会体系为人而服务,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考虑。



冯建国

著名摄影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我专业是摄影,几年前有缘跟戴尔在学校合作过一次,给我设计上和使用上耳目一新的感觉。今年是比较特殊,需要线上授课,戴尔的终端就特别给力。我是前两年跟王总他们合作,笔记本使用的感觉特别好,前几年还有一个戴尔大幅面的显示器。我虽然是摄影行业,但一直钟情于胶片摄影,看着数码产品发展很快,我很期待,也将一直关注。


毛磊

2014AIM红树林电影工坊竞赛一等奖获奖者、现方石建筑创始人


每次有新技术出来大家都会产生一波担忧,都会对这个角色本身产生一个反思,但是实际上我的理解就是,这个东西永远都会继续存在下去的,并且以一种跟新技术密切结合的方式存在,就像所谓的发展的问题,只有发展能解决。


另外一点,关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建筑师跟技术的结合,我的感觉就是,其实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和发展速度,手工模型的必要性已经大大减弱了,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阻碍。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关于云计算的应用,现在我们正在使用的很多就是云渲染,你只管把东西提交上去,云服务器的优质的计算能力就会帮你解决。几分钟、一个小时就能达到你放一天、两天电脑所呈现的效果。我认为这个事情会改变建筑师或者建筑行业的一些角色,但是始终是有一种共生关系在这里面的,实际它呈现是另外一种建筑师的角色。


△AIM获2020“月桂奖”最具人气品牌奖


此外,AIM国际设计竞赛组委会主席王旭发布了AIM10年相关活动,包括展览、博鳌颁奖礼、百人谈、出版物、驻村设计师行动、快题赛等。AIM国际设计竞赛在北京设计博览会“月桂奖”评选中获最具人气品牌奖。


在10年之际,AIM也将在亚洲文化高地——博鳌,参与“2020博鳌文创周”,将设计思维与设计师使命传递到社会每一个角落,让广义设计更好的赋能行业及社会发展。11月14-20日,2020博鳌文创周,AIM邀你共同见证10年责任与使命!


△点击图片了解“博鳌文创周”更多信息



更多信息

请扫码添加AIM小助手






AIM十年不止于此
你和我不限于此


AIM10年·百人谈
对话AIMer精英和全球优秀设计师
寻找散落全球的AIMer
讲述他们的成长故事/行业观察

AIM10年·青年论坛
共创设计领域产业生态与社群
高端对话/思想碰撞/智慧交流
共同谋划“设计+”未来之路

AIM10年·展览
展览AIM十年来的生长轨迹
在空间中体验到AIM的成长故事
在北京对话世界,畅想设计未来

AIM10年·出版物
沉淀留存AIM十年回忆
用心记录每一个陪伴过AIM的你
睡前故事般讲给我们的孩子听

AIM10年·博鳌颁奖典礼
登上辐射全亚洲的博鳌文博会舞台
国内一线资源交流共享
独立品牌的发声与亮相

AIM10年·快题赛
以快题设计优选AIM种子设计师
进入AIM精英库
优先获取行业落地设计项目

AIM高校合伙人
召集斜杠青年群体
链接高校青年设计圈,孵化高校设计力量

AIM Café
邀请合作伙伴畅聊正在发生
关注行业发展,寻找更多同道伙伴
赋能青年设计师




更多AIM竞赛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